全球脫碳已是大勢所趨,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在此背景下,全國乃至全球光伏產業的發展被按下“加速鍵”。
作為在國際上技術和規模雙領先的光伏裝備龍頭企業,晶盛機電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斷破解制約行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持續領跑全球。
2006年,晶盛機電推出第一代全自動單晶爐;2010年研發出水冷套裝置,實現高拉速第二代單晶爐;2013年研發出復投器+大熱場,開創第三代RCZ高產單晶爐;2017年研發出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第四代智能化單晶爐。不斷求變,只為更好!
帶著前四代單晶爐的優秀技術基因,晶盛機電開啟了新一輪技術創新的迭代升級。第五代新型單晶爐即將于2023年重磅上市,為行業注入全新動力。
基于開放平臺架構的第五代單晶爐除了配置有更強大的硬件引擎之外,其最大的亮點在于改變了傳統的封閉控制系統模式,配置了基于開放架構的用戶可編程的軟件定義工藝平臺,提供可自行構建工藝時序、控制邏輯、核心算法的自主創新條件。將軟件開發權交給客戶,助力客戶在技術上持續創新,不斷提升競爭力。第五代單晶爐為光伏產業開辟了自研設備和通用設備外的平臺設備+專有技術的新局面,為客戶差異化競爭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開放性】
在動作安全邏輯和現有核心算法基礎上,開放頂層控制邏輯、數據調用、數據組合的開發權限,使工藝人員擺脫原有控制系統束縛,激活新一輪單晶生長技術創新。
【可編程性】
系統支持高級語言開發,客戶可以通過高級語言(C++、C、ST、FBD等)進行相應功能開發,如過程控制(控制環)和工藝SOP結構研發,更有效助力用戶開發,提升效率。
【自定義工藝平臺】
軟件定義工藝(Software Defined Process, SDP),是參照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提出的一種新型設備控制架構,其核心在于將控制層與數據業務層分離開來,從而實現了客戶工藝制程的靈活控制,為用戶制程的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系統定義核心工藝模型和控制接口,用戶只需按模型接口即可實現定制開發。
通過此平臺技術,客戶可以利用平臺的數據接口,將自己的特殊制程工藝制作成特定的模塊,利用架構平臺調用,同時也可以實現造設備與用設備層面的特定分離,更好地推動客戶的個性發展。
●如何實現對生產工藝、控制過程的個性化變革,實現技術深度差異化競爭?